编者按
2017年,学校在浙江省首次招收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本科生,目前省内仅本校开设该专业。近年该专业从培养理念、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方式、实践育人、课程思政等方面开展基于“法、商协同,多维育人”新文科理念的综合改革。
根据新电商、新科技、新合规三大专业场域对电子商务及法律人才的核心素养、知识体系提出的新要求,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更新为培养具备电商运营能力、掌握电商新兴科术、具有电商法律风险合规能力的新形态法商复合型电商人才。
1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诚实信用是商业发展的灵魂,更是立人之本。在新文科背景下,专业注重价值引领、品德养成,突出“诚信电商”培养,以思政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关键课程、关键场域、关键项目为突破,开展教育创新,达到多维思政育人之效果。
依托2门校级思政示范课程、1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建设项目、5项校级课程思政项目建设,促进思政育人体系完善: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挖掘课程体系蕴含的思政内容,提炼出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的课程思政基础要求;在《隐私与数据保护》等日常课程教学活动中,以具有针对性的案例引领学生体悟诚实信用为本的电商职业道德;在课外素质拓展项目中,通过邀请电商领军人才进行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深刻认识诚实信用在电商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革新课程体系
以能力培养、行业发展、国家需求、面向国际为课程建设导向,以课证融合为抓手,重构“特色平台+特色项目+特色教材+特色课程”四“特”体系,推动课程体系持续革新。
将电子商务师、企业合规师、互联网产品合规师等最新行业技能证书中的新知识、新技能与现有课程进行深度整合,不仅为学生在未来参与技能证书考试夯实专业基础,也为课程革新建设提供指引。
与电商企业合作设计开展订制模块课程,将企业入职培训课程引入模块平台。新设《电商合规管理实务》等特色电商课程12门,1个特色项目《电商法律实务实训虚仿项目》获批省级虚拟仿真项目,1个特色平台《电子商务及法律云平台》获省财政专项资助,建设《电子商务及法律导论》等7部特色教材。
3
更新教学内容与方式
开放式教学:教学过程关注社会需求,教学内容纳入电商法律领域新研究成果,融入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知识理论,植入eBay、亚马逊、字节跳动等互联网企业的最新案例。
线上线下协同:在教学方式上,多门核心课依托MODDLE平台、雨课堂、大学MOC、微助教、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等多种新形态教学媒介实现线上线下协同教学。
非正式合作小组:开展引导性、间歇性、总结性等不同功能的非正式合作小组研讨活动,激发、督促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采取非正式合作小组整体评价、随堂提问、课堂考勤评价等多途径、多层面课堂教学考核。
经改革创新,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特色教材6本,推动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创新。
4
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以“校政行企业”协同为抓手,与涉电商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或园区、电商企业紧密合作,构建校政、校校、行校、校企合作的“3+1+补充”校政行企协同育人模式。依托行业学院形成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对接机制;共培双创人才,涉双创学分36.25%。专业作为宁波市跨境电商学院核心专业之一,将电商合规监管、跨境电商法律实务人才培养等列为重点方向。作为宁波知识产权学院支撑专业之一,承接政府部门“跨境电商平台专利保护规则研究”“宁波企业涉337案件调查分析”等项目,获建设补助资金200万。